vue 服务端渲染折腾记录

为了解决 vue 项目的 seo 问题,最近研究了下服务端渲染,所以就有了本文的记录。

项目结构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├─.babelrc // babel 配置文件
├─index.template.html // html 模板文件
├─server.js // 提供服务端渲染及 api 服务
├─src // 前端代码
| ├─app.js // 主要用于创建 vue 实例
| ├─App.vue // 根组件
| ├─entry-client.js // 客户端渲染入口文件
| ├─entry-server.js // 服务端渲染入口文件
| ├─stores // vuex 相关
| ├─routes // vue-router 相关
| ├─components // 组件
├─dist // 代码编译目标路径
├─build // webpack 配置文件

项目的主要目录结构如上所示,其中 package.json 请查看项目。关于为什么要使用状态管理库 Vuex,官网有明确的解释。后文有例子帮助进一步理解。

接下来我们暂时不管服务端渲染的事情,先搭建一个简单的 vue 的开发环境。

搭建 vue 开发环境

利用 webpack 可以非常快速的搭建一个简单的 vue 开发环境,可以直接乘电梯前往。

为了高效地进行开发,vue 开发环境应该有代码热加载和请求转发的功能。这些都可以使用 webpack-dev-server 来轻松实现,只需配置 webpackdevServer 项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module.exports = merge(baseWebpackConfig, {
devServer: {
historyApiFallback: true,
noInfo: true,
overlay: true,
proxy: config.proxy
},
devtool: '#eval-source-map',
plugins: [
new HtmlWebpackPlugin({
filename: 'index.html',
template: 'index.template.html',
inject: true // 插入css和js
}),
new webpack.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(),
new FriendlyErrors()
]
})

然后启动时添加 --hot 参数即可:

1
cross-env NODE_ENV=development webpack-dev-server --config build/webpack.dev.conf.js --open --hot

注意到 routerstore 以及 vue 都采用了工厂函数来生成实例,这是为了方便代码在后面的服务端渲染中进行复用,因为 “Node.js 服务器是一个长期运行的进程。必须为每个请求创建一个新的 Vue 实例” (官网)。

同样,前端请求使用的是 axios 库,也是为了照顾服务端。

在项目根目录下运行 npm run server 启动后端 api 服务,然后运行 npm run devwebpack 会自动在默认浏览器中打开 http://localhost:8080 地址,即可看到效果。

服务端渲染

基于上面搭建好的项目基础上来搭建服务端渲染就比较容易了,让我们开始吧。或者直接看最后的代码

要实现服务端渲染,只需增加如下 webpack 配置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module.exports = merge(baseWebpackConfig, {
entry: './src/entry-server.js',
// 告知 `vue-loader` 输送面向服务器代码(server-oriented code)。
target: 'node',
output: {
filename: 'server-bundle.js',
libraryTarget: 'commonjs2',
},
plugins: [
new VueSSRServerPlugin()
]
})

注意到 entry 的文件路径跟之前的不太一样,这里使用的是专门为服务端渲染准备的入口文件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import { createApp } from './app'
// 这里的 context 是服务端渲染模板时传入的
export default context => {
// 因为有可能会是异步路由钩子函数或组件,所以我们将返回一个 Promise,
// 以便服务器能够等待所有的内容在渲染前,
// 就已经准备就绪。
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
const { app, router, store } = createApp()

const { url } = context
const { fullPath } = router.resolve(url).route

if (fullPath !== url) {
return reject({ url: fullPath })
}

router.push(url)

// 等到 router 将可能的异步组件和钩子函数解析完
router.onReady(() => {
const matchedComponents = router.getMatchedComponents()
// 匹配不到的路由,执行 reject 函数,并返回 404
if (!matchedComponents.length) {
return reject({ code: 404 })
}

// 执行所有组件中的异步数据请求
Promise.all(matchedComponents.map(({ asyncData }) => asyncData && asyncData({
store,
route: router.currentRoute
}))).then(() => {
context.state = store.state
resolve(app)
}).catch(reject)
}, reject)
})
}

其中的 asyncData 可能会让人疑惑,稍后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。现在,然我们来编译一下,运行 npm run build:server ,将会在 dist 目录下得到 vue-ssr-server-bundle.json 文件。可以看到,该文件包含了 webpack 打包生成的所有 chunk 并指定了入口。后面服务端会基于该文件来做渲染。

现在就让我们移步服务端,新增一些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...
const { createBundleRenderer } = require('vue-server-renderer')
const bundle = require('./dist/vue-ssr-server-bundle.json')

const renderer = createBundleRenderer(bundle, {
template: fs.readFileSync('./index.template.html', 'utf-8')
})
...
// 服务端渲染
server.get('*', (req, res) => {
const context = { url: req.originalUrl }
renderer.renderToString(context, (err, html) => {
if (err) {
if (err.code === 404) {
res.status(404).end('Page not found')
} else {
res.status(500).end('Internal Server Error')
}
} else {
res.end(html)
}
})
})

新增代码不多,首先使用上面生成的文件创建了一个 renderer 对象,然后调用其 renderToString 方法并传入包含请求路径的对象作为参数来进行渲染,最后将渲染好的数据即 html 返回。

运行 npm run server 启动服务端,打开 http://localhost:8081 就可以看到效果了:

image.png

关于 asyncData

前面提到了 asyncData ,现在以该例子来梳理一下。首先,看看组件中的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...
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asyncData ({ store, route }) {
// 触发 action 后,会返回 Promise
return store.dispatch('fetchItems')
},
data () {
return {
title: "",
content: ""
}
},
computed: {
// 从 store 的 state 对象中的获取 item。
itemList () {
return this.$store.state.items
}
},
methods: {
submit () {
const {title, content} = this
this.$store.dispatch('addItem', {title, content})
}
}
}
</script>

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组件,包括一个列表,该列表的内容通过请求从后端获取,一个表单,用于提交新的记录到后端保存。其中 asyncData 是我们约定的函数名,表示渲染组件需要预先执行它获取初始数据,它返回一个 Promise,以便我们在后端渲染的时候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操作完成。这里,该函数触发了 fetchItems 以更新 store 中的状态。还记得我们的 entry-server.js 文件吗,里面正是调用了组件的 asyncData 方法来进行数据预取的。

在开发阶段,我们同样需要进行数据预取,为了复用 asyncData 代码,我们在组件的 beforeMount 中调用该方法,我们将这个处理逻辑通过 Vue.mixin 混入到所有的组件中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Vue.mixin({
beforeMount() {
const { asyncData } = this.$options
if (asyncData) {
// 将获取数据操作分配给 promise
// 以便在组件中,我们可以在数据准备就绪后
// 通过运行 `this.dataPromise.then(...)` 来执行其他任务
this.dataPromise = asyncData({
store: this.$store,
route: this.$route
})
}
}
})

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生成的 html 中并没有引入任何 js,用户无法进行任何交互,比如上面的列表页,用户无法提交新的内容。当然,如果这个页面是只给爬虫来“看”的话这样就足够了,但如果考虑到真实的用户,我们还需要在 html 中引入前端渲染的 js 文件。

前端渲染

该部分的代码可以直接查看这里

前端渲染部分需要先增加一个 webpack 的配置文件用于生成所需的 js, css 等静态文件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module.exports = merge(baseWebpackConfig, {
plugins: [
new webpack.optimize.UglifyJsPlugin({
compress: {
warnings: false,
drop_console: true
}
}),
// 重要信息:这将 webpack 运行时分离到一个引导 chunk 中,
// 以便可以在之后正确注入异步 chunk。
// 这也为你的 应用程序/vendor 代码提供了更好的缓存。
new webpack.optimize.CommonsChunkPlugin({
name: "manifest",
minChunks: Infinity
}),
// 此插件在输出目录中
// 生成 `vue-ssr-client-manifest.json`。
new VueSSRClientPlugin()
]
})

同时,前端渲染还需要有自己的入口文件 entry-client,该文件在讲 asyncData 的时候有所提及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import Vue from 'vue'
import {
createApp
} from './app.js'
// 客户端特定引导逻辑……
const {
app,
router,
store
} = createApp()
if (window.__INITIAL_STATE__) {
store.replaceState(window.__INITIAL_STATE__)
}

Vue.mixin({
beforeMount() {
const { asyncData } = this.$options
if (asyncData) {
// 将获取数据操作分配给 promise
// 以便在组件中,我们可以在数据准备就绪后
// 通过运行 `this.dataPromise.then(...)` 来执行其他任务
this.dataPromise = asyncData({
store: this.$store,
route: this.$route
})
}
}
})
// 这里假定 App.vue 模板中根元素具有 `id="app"`
router.onReady(() => {
app.$mount('#app')
})

现在我们 npm run build:client 编译一下,dist 目录中可以得到若干文件:

1
2
3
4
5
6
0.js
1.js
2.js
app.js
manifest.js
vue-ssr-client-manifest.json

其中,js 文件都是需要引入的文件,json 文件像是一个说明文档,这里暂不讨论其原理,感兴趣的可以查看这里

最后,server.js 中,稍微做一点点修改:

1
2
3
4
5
6
const clientManifest = require('./dist/vue-ssr-client-manifest.json')

const renderer = createBundleRenderer(bundle, {
template: fs.readFileSync('./index.template.html', 'utf-8'),
clientManifest
})

然后 npm run server 启动服务,再打开 http://localhost:8081,可以看到渲染后的 html 文件中已经引入了 js 资源了。

image.png
列表页中也可以提交新记录了:

image.png

总结

本文先从搭建一个简单的 vue 开发环境开始,然后基于此实现了服务端渲染,并引入了客户端渲染所需的资源。通过这个过程跑通了 vue 服务端渲染的大致流程,但很多地方还需更进一步深入:

  • 样式的处理
    本文并没有对样式进行处理,需进一步研究

  • 编译后文件的解释
    文章中编译生成的 json 等文件到底是怎么用的呢?

  • 针对爬虫和真实用户的不同策略
    服务端渲染其实主要是用来解决 seo 的问题,所以可以在服务端通过请求头判断来源并做不同处理,若是爬虫则进行服务端渲染(不需要引入客户端渲染所需的资源),若是普通用户则还是用原始的客户端渲染方式。